詩篇 116:12~117:2
116:
12. 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?
13. 我要舉起救恩的杯,稱揚耶和華的名。
14. 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。
15. 在耶和華眼中,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。
16. 耶和華啊,我真是你的僕人;我是你的僕人,是你婢女的兒子。你已經解開我的綁索。
17. 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你,又要求告耶和華的名。
18. 我要在他眾民面前,在耶和華殿的院內,在耶路撒冷當中,向耶和華還我的願。你們要讚美耶和華!
19. (同上節)
117:
1. 萬國啊,你們都當讚美耶和華!萬民哪,你們都當頌讚他!
2. 因為他向我們大施慈愛;耶和華的誠實存到永遠。你們要讚美耶和華!
慶忠牧師的話:
今天詩篇的作者推測可能是一個猶大王,因蒙神拯救,向神獻上感謝;感恩不是人的天性,因此我們該常常提醒自己,曾經受了神哪些恩典,作一個懂得感恩人,我們不可忘記祂的恩惠。
「我要舉起救恩的杯,稱揚耶和華的名。 」舉杯有兩種意義:第一種是「慶賀」,像是我們在婚禮上乾杯一樣;第二種是「立約」-詩人在此便是如此,他像神舉杯立約的同時,「 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。」人總有許多的願望,因此往往許願的人多,還願的人少,就像耶穌醫治十個大痲瘋的病人,卻只有一個人回到耶穌面前感謝他。預備晨更時,聖靈啟示我一段話,深有所感,與各位分享:「許願容易,還願難;享受容易,忍受難;究責容易,擔責難;吃苦容易,吃虧難。」
詩人又說「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你,又要求告耶和華的名。 」詩人以「感謝」為祭獻給神,「感謝」究竟是指什麼呢?祭物一定都是能看見的,有人是奉獻金錢,有人是獻上他的服事,詩人則是獻上一生,他稱自己「是你的僕人,是你婢女的兒子。」「婢女的兒子」一出生便是奴隸,一生都要服事主人,詩人如此說,便是願意一生作神的僕人。再者,我們看見詩人的順序,是先獻上感恩的祭,而後才求告耶和華的名,這是一個正確的態度;當我們幫助別人時,別人的感恩會讓我們更樂意再次幫助他,我們向神感恩也當如此,懂得感恩,會得更多的恩惠。
詩人提到「在耶和華眼中,看聖民之死極為寶貴。 」究竟「聖民」是指誰呢?我們雖是神的兒女,但並非每個人都能被稱為聖民,就像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中曾說過「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,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,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。從此以後,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」公義的冠冕是為那些傳揚福音、謹守真道的人所預備的,同樣地,那些被神稱為聖民的便是在神面前謙卑、懂得感恩的人。
願我們心裡對神常保感恩,銘記祂的恩惠,被稱為神的聖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