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太福音 17:14~23
14. 耶穌和門徒到了眾人那裡,有一個人來見耶穌,跪下,
15. 說:「主啊,憐憫我的兒子。他害癲癇的病很苦,屢次跌在火裡,屢次跌在水裡。
16. 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裡,他們卻不能醫治他。」
17. 耶穌說:「噯!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,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?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?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!」
18. 耶穌斥責那鬼,鬼就出來;從此孩子就痊愈了。
19. 門徒暗暗的到耶穌跟前,說:「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鬼呢?」
20. 耶穌說:「是因你們的信心小。我實在告訴你們,你們若有信心,像一粒芥菜種,就是對這座山說:『你從這邊挪到那邊。』他也必挪去;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。
21. 至於這一類的鬼,若不禱告禁食,他就不出來(或作:不能趕他出來)。」
22. 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,耶穌對門徒說: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。
23. 他們要殺害他,第三日他要復活。」門徒就大大的憂愁。
慶忠牧師的話:
在今天的經文中,耶穌見這個世代不信又悖謬,人為疾病所苦,而耶穌上十字架的時候將至,門徒的信心又尚小,因此發出了感嘆。
有一個人到耶穌面前,跪下,求耶穌救他的兒子。一個人會為某件事情所苦,代表那個人正一再陷入同樣的問題,縱使心中不願如此,卻事與願違,好比這個人的兒子為癲癇所苦,便是他癲癇的毛病遲遲未得醫治,而那人一到耶穌面前就跪下,代表著這個人對此事的迫切與無計可施;面對心中的苦,他迫切地來到耶穌面前,我們面對自己的掙扎、無計可施的痛苦,也當如此迫切地將這些事帶到 神面前,因耶穌曾如此比喻我們的禱告「因他情詞迫切地直求,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」。
那人的兒子患癲癇,但耶穌所做的卻是為他趕鬼。疾病並不是 神的計劃,祂沒有將病痛放入伊甸園,許多情況下,我們只能看見人身上的病痛,但事實上,疾病與邪靈的工作有關,為了使人在疾病的綑綁下變得軟弱;一個人生病不代表他犯了錯,但我們生病常常是因為我們的屬靈狀況產生了缺口,邪靈就帶著疾病趁虛而入。試想一個人懷著恨,不斷在心中反芻,於是他吃不下、睡不好,長期下來便可能出現胃病、失眠、或者其他病症,他的疾病,便是心中的破口造成的;相反地,一個人若是過著屬靈的生活,有健康的心靈狀況,並時常有聖靈與他同在,他心裡有從 神而來的平安喜樂,自然就難以患病了。
最後,耶穌說門徒的信心小,這信心有何特別之處?首先,我們要明白耶穌所說的「信心」不是指人的信心,而是從 神而來的信心,這信心不是為了讓我們隨自己的心意,去成就我們自己想完成的事,而是有信心去完成 神要成就的事情,若非 神所願,空有信心也枉然,至於 神要做的,我們是否有信心做,這又是另一種信心了。「信道是從聽道來的,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」,當我們領受 神的話語、從 神而來的應許,我們的信心便會加增,因著這樣的信心,我們可以做那些平常不敢做的事情,以成就祂的義。
願我們都能有從 神而來的信心,並擁有健康的屬靈生活。